农民焚烧秸秆有苦难言 “变废为宝”实现双赢

Dec 19,2014


  “十一”过后,京津冀等地发布持续多日的霾污染黄色预警,全国大部分地区陷入“霾伏圈”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,而秋季的秸秆焚烧被认为是元凶之一。10月10日,发改委、农业部、环保部制定的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(2014~2015年)》正式下发。

  焚烧秸秆,农民有苦难言

  面对着“抗霾”的严令和舆论的压力,身处一线的农民也非常无奈。在大多数旁观者看来,秸秆焚烧有百害而无一利,但在农民看来,并非如此。首先“三夏”是个抢种的季节,留在田间的秸秆影响了播种,不利于农作物生长。其次,现有的秸秆处理方式费时费事,不仅要归拢,还要打捆、装车、运输,成本太高。其三,秸秆的回收利用不畅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农村条件大幅改善,原本是优质燃料、肥料、饲料的秸秆早已成为废料,为了赶农时,也为了减少支出,一烧了之便成为最佳选择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这些被广大农民遗弃在田间的“废料”,却是当前最抢手的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之一。希望通过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,把秸秆用作肥料、饲料、燃料和食用菌基料,或以秸秆为工业原料生产代木产品、发电、秸秆成型燃料、秸秆沼气的愿景,成为新兴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。

  突破困境,实现合作多赢

  然而,作为新能源的生物质发电在发展中却始终面临着行业瓶颈——原料供应问题。与此同时,生物质发电企业一哄而上的密集发展,引发了原料价格的恶性竞争。面对行业发展困境,国内相当多生物质发电企业正面临亏损的尴尬。

  作为生物质发电龙头企业的山东源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,经过多年艰苦的探索与尝试,创造性的研究出特有的“农户+村级收购点+运输队+电厂”商业收购模式,成为了化解原料供应的“法宝”。